【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几千年了,也因此出

免费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选项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几千年了,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哲学流派,他们往往会抱着某个问题争论不休,从而使得哲学领域出现“百舸争流”的思想,但哲学家们争来争去,最终都要回答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从而将思绪纷繁的哲学派别化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思维与存在也可以用“意识和物质”两个词语进行替换。
教师: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提问: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到底是谁决定谁。
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教师追问: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宇宙飞船、航空母舰、高铁动车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会大体浮现出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航空母舰体积非常大,可以运载飞机火箭等。这些想象就是我们哲学上说的意识。如果我现在跟秦始皇、汉武帝讨论这些,他们的脑海中会有这样的反映吗?
从这里看,大家觉得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呢?是谁决定谁呢?
学生回答: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教师提问:“同一性”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观点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评总结:根据我们班同学的三种看法,认为意识可以正确认识物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提问: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庄周梦蝶。
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都能分清梦和现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作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间作飞舞状,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然而,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哲学家,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环节三: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和唯心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作业:课下搜集一些不同派别哲学家的一些名言,能够体现其哲学思想。下节课和同学分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8034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