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育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
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育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
练习题库
2022-08-02
78
问题
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育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选项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
B
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陶行知的比喻用在教学中,是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故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ongyezige/1140223.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笔试分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笔试
相关试题推荐
陶行知先生曾做过一个比喻“接知如接枝”,这个比喻体现了()。A.学生以学习间接经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杨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2021年上半年真题)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
“八仙过海“的故事波传广泛,民间后来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俗语。用来比喻各有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
陶行知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提出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晏
随机试题
NicoleBrownTCNBroadcastingColeyDavisRDat140DearMs.Brown,Mypreviou
[originaltext]Asweallknow,therearemanydifferenceslyingbetweenhigh
下列选项中,有关死锁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产生死锁
A.消化链球菌 B.B溶血性链球菌 C.大肠杆菌属 D.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人男性,67岁,自觉双下肢胫前皮肤瘙痒1年余,以夜间为重,近2天来因进食辛辣食
下列()财产可以作为股东出资的资产。 ①人民币 ②美元 ③土地使用权
胃黏膜糜烂的愈合A.由纤维组织及内皮细胞修复 B.由周围的腺上皮细胞修复 C
对于单个股票的β系数来说()。A.β系数大于1时,说明单个股票的波动或风险程度
(2020年真题)2019年1月初,某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20万
脊髓颈膨大横贯性损害引起A.截瘫 B.双上肢周围性瘫,双下肢中枢性瘫 C.单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