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财政赤字、债务政策与财政风险的关系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改革开放以前

练习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试述财政赤字、债务政策与财政风险的关系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财政运行一直坚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政策,之后财政赤字的 规模越来越大。财政支出中,财政赤字的比重也越来越高,1990年约为5%,1995年约 为8%,2000年约为16%。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财政赤字主要通过银行透支或借款来解决,90年代切断了这一 渠道,随之国债规模越来越大,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也越来越高,1981年约为7%, 1991年约为21%,2001年约为60%。 请从以下四个方面回答问题:(一)财政赤字过高的可能后果 (二)债务规模过大的可能后果 (三)如何合理安排赤字和债务收入 (四)我国未来一段时间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政策

选项 (一)财政赤字过高的可能后果
(二)债务规模过大的可能后果
(三)如何合理安排赤字和债务收入
(四)我国未来一段时间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政策

答案

解析 (一)导致货币发行量扩大,诱发通货膨胀;影响财政未来的承受能力和偿付能力。
(二)(1)过度发债容易导致政府支出扩张,加大赤字规模;(2)赤字增大会加速 债务逐年累积,而越滚越多的债务利息支付又进一步加大了赤字缺口,在"债务--赤 字陷井"中,政府债务规模逐渐膨胀;(3)国债的大量发行"挤出"私人消费和投资, 导致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削减赤字难度加大;(4)政府负债过多,信誉下降,发债困难;一旦政府被迫对债务实施货币化,通货膨胀在所难免。
(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赤字和债务规模必须适度,一方面要考虑国家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及其社会应债能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需要考虑财政未来的承受能力和偿付能力。
财政的承受能力和偿付能力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赤字和债务的总量规模。高赤字 必然导致高债务;高债务必然增加未来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债务 的膨胀,赤字和债务的相互转换及其不断累积的债务还本付息负担,无疑相应加重了还债 压力。二是赤字和债务的使用方向。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国家预算安排的财政赤字是用于 消费还是用于投资,国家债务收入除去当年的还本付息外,是用于弥补非生产性财政赤字,还是用于国民经济建设。赤字和债务如果是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急需发展的产 业,带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会相应地弱化财政风险。因此,赤字和债务政策应考虑国 家调节经济的需要,也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和财政风险,关键是应根据国民经济形势的变 化,适时适度地运用这一政策,并将财政赤字和债务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
(四)1.把控制赤字和债务规模纳入中长期财政发展规划。必须适当调整财政政策, 控制赤字和债务规模,并应通过纳入中长期财政发展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向财政平衡的 方向努力。
2.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比重,改变国家财政的弱势地位。今后为了实现缩减赤字、控 制债务的目标,并能有效发挥财政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至为关键的是要提高国家财力集 中度,切实改变财政的弱势地位。
3.完善财政支出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今后我国财政支出的供给范围和支出结 构需要结合改革的进程和财政职能的转变进行相应调整,有的支出需要强化,有的支出需 要弱化。
4.优化国债结构,完善国债运行机制。主要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国债 发行的期限较短问题(2)国债品种多样化(3)整个国家债务的使用结构。
5.建立偿债基金,降低偿债风险。我国尽早建立国债偿债基金,这也是今后合理控 制赤字和债务规模的重大政策防范措施。基金来源应当多渠道多层次的筹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tihaiku.com/caiwukuaiji/2294052.html

最新回复(0)